2020年10月16日下午,市文创办在普陀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召开市、区文创办工作例会。市文创办常务副主任王亚元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市文创办副主任阮力主持会议,市文创办副主任强荧、刘波英,各区文创办负责同志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通报了文创产业统计情况,明确了文化金融、文创项目验收等相关工作要求,部署了2020年设计引领示范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创建工作,部署了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示范楼宇和示范空间考核评估及认定工作。普陀区和闵行区交流了文创工作经验,介绍了2020年区文创重点工作。
王亚元同志表示,今年以来,受到疫情影响,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成为我市服务业中跌幅最大的行业门类。应该说,疫情对文创产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可喜的是,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领导下,在各区和各成员单位共同努力下,从第三季度的数字来看,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成为了景气指数环比增幅最大的行业门类。同时,疫情以来,文创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深入,文创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为了总结经验,在变局中开新局,在危机中创新机,9月24日,市文创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召开了专题会议,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会上吴清副市长、慧琳部长和陈通副市长都作了重要讲话。王亚元同志传达了市文创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三方面要求:
一是要完善机制“建载体”。推动上海文创产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统筹引领在市级层面,实施落地在各区层面。近年来,根据市级层面的统筹规划,部分区聚焦优势产业,整合资源力量,初步形成了区域产业集群和产业特色。慧琳部长点名了徐汇“ART TOWER”艺术园区、嘉定“2020年国际游戏商务大会”,并将相关的工作经验总结为“六个一”,指的是“一个区聚焦一个核心产业、出台一个专项政策措施、打造一个产业基地、推出一个品牌活动、发挥一个协会作用”。对于这“六个一”要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一个区聚焦一个核心产业”,是要实现在市一级层面的错位竞争、协同发展,在区一级层面实现资源集聚、产业集群(当然一个区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聚焦多个产业,有两套“六个一”或多套“六个一”)。二是出台一个专项政策措施、打造一个产业基地,是要保证区域竞争优势、对于企业的吸引力,并且打通产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落实招商引资、服务企业的责任主体。三是推出一个品牌活动、发挥一个协会作用,是要进行精准的宣传推介,联络集聚优质行业资源,让本区域成为企业选择落户地址时必须考虑的选项。各区在推进文创产业发展时,要充分考虑借鉴这一工作模式,并在基础上形成有效的市区联动。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文创办在下一阶段工作安排当中,首要强调了文创组织建设、文创载体发展。
二是要错位发展“抓重点”。关于下一阶段文创产业的发展方向,慧琳部长强调,要以融合发展“抢滩头”,以错位发展“强特色”,以集聚发展“提能级”。在错位发展方面,慧琳部长又专门强调,要在自身禀赋中找支点。要在全市大局中找机遇。要在对标对表中找方向。如何落实好这一要求,关键是要做好几点。一是要明确本区的核心文创产业。上海虽然总的面积不是很大,但16个区的环境禀赋、产业基础也仍然有很大的差异。各个区,到底发展什么文创产业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着重研究的问题。当前,各区正在编制“十四五”规划,也正在着手制定“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要把这个问题作为关键问题之一进行研究。文创产业从统计的角度来说,13个大类47个中类,每一个区到底着重发展其中哪一个、哪一些,要明确地写进规划、写进行动方案。空间载体、资金资源是有限的,在明确本区核心文创产业时,要聚焦、集中火力,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二是要说清楚本区核心文创产业的基础、优势。既要说清楚是什么,更要说清楚为什么。在明确本区核心文创产业时,要梳理清楚基础、现状、优势。简单地说,如果要确定为本区的核心文创产业,那么其产业规模至少应在全市前五之列,或者有显著的独特的竞争优势。市文创办要对各区为什么确定一个核心文创产业逐一进行研究。三是要明确本区核心文创产业的发展目标。“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上海在“十四五”期间,要加快建设更具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各区在明确核心文创产业的基础上,要按照对标国际一流的标准设定目标,争取为上海建设全球卓越城市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
三是要整合资源“强服务”。在服务企业方面,着重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加强政策供给。营商环境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政策因素。近年来,针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市级层面和相关区从资金、人才、土地、税收、审批、监管等多个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强化了制度供给,支持了企业发展,但综合各方面情况来看,市区两级政策联动还不够,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还要进一步打通。针对文化创意展业发展,特别是重点文化创意产业,市级层面和各区都要进一步加强梳理,针对共性问题、瓶颈性问题,出台综合性的或专门性的政策,进一步支持企业发展。陈通副市长也专门强调,各区应明确对于政策支持的需求清单,由市委市政府及文创办逐项研究落实。二是要构建产业服务体系。企业生产经营是复杂活动,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一些问题,应该由企业自己解决。有一些问题,带有共性、外部性,但还不到政策的层面,需要通过产业服务来解决。围绕企业不同成长阶段、不同方面需求,产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专业服务机构要发挥各自优势、加强资源整合,共同构建覆盖文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全方位需求”的产业服务体系。区一级层面要依托市级机构,突出本区特色、突出服务重点,建立针对本区范围内企业的产业服务体系。相关服务工作要项目化、品牌化,务求工作实效,形成良性循环,持久有效的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这当中,要充分发挥各类文创产业园区政策落地、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的作用,要发挥行业协会组织对接的作用。